《蒲松龄国语》电视剧全集免费在线观看_香港剧-贝贝影院
hwazhu 2025-05-26 16:15 3 浏览
年5月初,由《合流》诗刊组织的“青年华语诗人交流计划第三弹:单丝不成线”在线上举行。本文是第三场对谈“宇宙或屋宇?——太遥远的和太近的”的节选,来自各地的青年诗人交流了各自的写作资源和脉络。文字稿由李盲、拓野整理,经对谈者审定。
沈嘉昊:我想先邀请大家讲讲自己的写作契机以及分享一些写作资源。
萧宇翔:如果有某些诗学意义上,能够跨越偏见、隔阂的“压缩时空的线”,我想大概就是嘉昊所说的“写作资源”、“美学资源”。我大概重整了几个,至少是在我的同辈们之间有共识的资源。我的同辈包括琬融、宇轩、驭博等等,他们都有在《合流》的“青年华语诗人交流计划”上发表诗作。我整理出大概四种写作资源。
第一个是“翻译资源”。 我觉得翻译资源跟诗学资源要放在一起谈。“翻译资源”很简单,比如说像曹驭博的办法就是纵览一百年来所有得过诺奖的诗人,大量地阅读这些诗人被翻译过来的诗作;比如他就很喜欢瑞典诗人特朗斯特罗默。而我自己最喜欢的是俄罗斯诗人布罗茨基,后来他被放逐到美国了。我记得宇轩对墨西哥诗人奥克塔维奥·帕斯也有一些研究。
那么,为什么“翻译资源”要跟“诗学资源”放在一起谈呢?因为,我认为不能够点状地阅读这些诗人,他至少要能够起到某种系谱学的作用。就是说,当我们读白银时代诗人,譬如说帕斯捷尔纳克、曼德尔施塔姆、阿赫玛托娃。我们需要纵览式地阅读,就是将点连成线、线连成面地去理解那个时代的诗人们,理解他们与苏联的关系、与他们的前辈们的关系。譬如说,他们作为“阿克梅派”的成员,与上一代的未来主义、象征主义的诗人们之间的代际关系是怎样的?或者说,当我在读布罗茨基时,我能不能从“流亡诗人”的面向去了解他,借此也去深入了解米沃什?
所以当我在读杨牧的诗时,我会关注杨牧与英国浪漫主义的关系、与英诗的关系。他对英诗有一个非常详尽的梳理,就写在他翻译的英诗汉译集里。我认为杨牧最大的特征是,在他句法中有一种连绵感、连贯性、整体性,显示出他独有的有机发展章句的方法。这个东西怎么来的?我详尽地研究过杨牧对英诗的考察后,发现它其实是从乔叟对英诗格律的改造中借来的;乔叟推进了英诗无韵体的发展,但无韵体也并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乔叟从意大利诗歌的韵体中借过来。在此之前英诗有自己的一套格律,但在乔叟之后,他把英诗的体式扩展到了一个既有限制又有自由的一种状态;英诗在形式上和语言上都被扩充、更新了,英文也变成了一个拥有自己体式的语言。杨牧很看重这一点;他对汉语诗的贡献,也是从这里汲取的;等于说,他在这里发现技术与语言之间的关系——技术当然指的是修辞技术;而语言,指的是它的改革与以及相应的文化、历史背景。
萧宇翔的诗集《人该如何烧录黑暗》书封
另外两点是“古典资源”和“对手学科”。“古典资源”很好理解,比如说杨牧就对六朝的古典文学非常有兴趣。而我自己也有一些诗也是出自古典典故,比如《万华行》就出自蒲松龄的《促织》。“对手学科”也很好理解,譬如说我们刚刚谈论的“媒介”。再譬如说我受教于小说家吴明益,他就经常跟我们强调“对手学科”的重要性;就是说,我们能不能不附着在文学–文化相关的知识链条里面,这条链会不会某种程度上是封闭的。我们可以从文学的对手学科里汲取营养,比如说科学、自然生态。我记得美国诗人斯奈德就是这样的写作者,而我对他也很着迷。
以上就是我总结的四个资源。所以我在阅读在座几位的诗时——拓野、嘉昊、李盲、匡哲——我也是在用某种“诗学资源”的方式在看,就是在考虑诗歌中的修辞技术及其背后的文化观。比如说,我就蛮好奇,匡哲是不是读过不少史蒂文斯或者臧棣的东西?我这么问,是因为我发现匡哲的诗有很多用“假语法”做出来的譬喻效果,而史蒂文斯也是使用“假语法”进行形象类比的高手……而综合看拓野、嘉昊和匡哲的诗,大家似乎都对“悖论”、“博学”有着不同程度和层次的着迷,我觉得这是一件很诗学的事。
林宇轩:在这个活动开始之前,我和宇翔稍微讨论了一下今天对谈参与者的作品。我觉得有趣的是,这些作品所呈现出来的美学和我们平时阅读的作品蛮不一样的。无论是诗行的长度、内容的复杂程度,还是回行的技巧,都与我们熟悉的方式有明显差异。我们讨论后有一个小小的结论,这可能和文化背景、历史脉络以及社会氛围有一定的关系。
我注意到,除了诗行长度的不同,还有一种形式,我个人习惯称之为“定行诗节”,也就是每节诗的行数保持一致,比如两行一节、三行一节等等。我不确定这是不是年轻一辈诗人们更常用的方式,但近年来,这样的作品似乎越来越多。
可以延续刚才宇翔的讨论来看,除了这些资源外,在篇幅上的企图,也就是怎么规划诗歌的篇幅,也很值得探讨。
……
然而,我观察到,这次对谈中的大部分诗人们的作品似乎与这种流行趋势截然相反。诗歌篇幅较长,内容复杂,与网络上流行的那些作品形成了鲜明对比。……我认为通过长诗的方式,既可以回应艺术性 ,也可以在文学生态中挑战以小说为主导的场域规则。这是一个有趣的现象,不知道其他人是否也有类似的发现,可以作进一步的对话?
沈嘉昊:关于“定行写作”,从我的观察来看,这种形式在当代汉语诗歌写作中是很常见的,尤其是自“五四”之后,很多诗人也采用过这种形式。比如朱湘,他有一首很有名的诗,每一行的字数、标点符号都是一模一样的,整体呈现出一个非常规整的长方形。我们在写作中,依然有对古典诗歌形式的执念和迷恋,比如绝句的形式,这也是汉语诗歌的一种遗产。我们对形式整饬似乎有一种迷恋、怀旧。同时,诗歌是分行书写的,三行、四行或两行为一个隔断的这种分段的形式,对于青年写作者来说,有助于更好地排列文本内容递进、密度,分配思考的进程,以及对所书写事物的推进。大陆青年诗人,有很多采用这样的写作形式。
随着网络的兴起,带动了一批新兴的写作者。我这里可能有一点“卫道士”的心理,在我看来,这些写作者与其说是诗人,不如说更像是文案写手。他们的创作更多是一种纯粹情绪化的表达。观众在阅读这些作品时就能获得某种氛围感,或者某种很简短的体验。这种写作与短视频传播的快速信息传递机制是相同的。相比传统的严肃文学,这类写作缺乏深度,文本内部的密度和内容质量也有所不同。所以,我更倾向于他们是消费社会的产物,更多是制造吸引人眼球的产品,或者仅仅提供一种氛围和情绪;而不同于严肃的写作者,一直在推进如何用更少的字词去刻画更大、更深刻的事物。
长诗可以说是当下对这种“快消型”写作的一种抵抗,或者更像是严肃文学内部对“小”写作的对抗。因为长诗和短诗不仅体量不同,背后也有本质的差异。短诗写一个特定地方发生的一个小事件,或者看到的一件小事物;而长诗则可以探讨更为广泛的主题,涉及历史、时代现象,甚至多维度的思考。正如宇翔提到的,长诗可以面向某个主题,比如科幻,或者更宏大的方向。相对于短诗,长诗可以容纳更多的内容和复杂性。
梁匡哲:刚刚听到宇翔讲布罗茨基、讲西方诗人的理论时,我想到自己大概十年前也是疯狂地在吃这些西方诗人的东西,为的就是要对抗当时香港的一条诗歌传统:“赋体诗”。“赋” 源于《诗经》里的“赋比兴”; “赋体诗”在年左右变得非常流行,诗歌非常平白如话,非常平淡、生活化的诗。这种诗风来自上世纪年代香港本土诗人和余光中的论争,那个时候余光中在香港任教,也带来了“余派”,形成了一脉中国化的意象诗。而本土诗人的代表就是梁秉钧,他希望走出一条“第三条路”,由此形成了香港本土的、生活化的诗歌风格。即与现代主义对抗的“本土主义”。
这个风格到了年左右,也就是我的中学时期,我和荧惑他们这一批人开始觉得,这种原本是对抗“余派”的诗风慢慢演变成了霸权。因为这种风格真的很沉闷,没有什么特别的。所以我们要找一些不同的东西,比如说除了找痖弦、商禽、洛夫、杨牧以外,还有很多当时台湾地区比较年轻的诗人,比如说林禹瑄。那个时期,我们还读了很多西方的现代主义诗歌翻译。香港有一些非常重要的翻译家,其中黄灿然对我们影响深远。那时候我们读他的那一本《必要的角度》,是一本评论集。那时候他在翻译策兰、布罗茨基、米沃什、毕晓普等诗人,很多都是转译自英文。所以内地的资源其实也很重要,那时候很多简体字的译本能在香港买到。我们借助这些资源,去对抗那种所谓的本土化、生活化写作。
《必要的角度(增订版)》 ,黄灿然著,上海文艺出版社·明室Lucida2024年8月版
当然,现在我不再像当时那样极端地对立于生活化写作了,因为后来我也意识到,一些西方诗人,比如斯奈德,他的写作也源于禅宗和生活化的元素,并且从中提炼出诗意。但那个时候确实偏好那种高度压缩的意象、悖论修辞的现代主义诗学,去打破“赋体诗”的独大。
我们那时候真的是“饥饿状态”,想尽可能多地吸收不同的资源。当然,我们不像宇翔和宇轩那样有系统地去思考,比如浪漫主义和杨牧诗歌之间的关系——我们没有这么详细,而是“去脉络”地阅读这些诗歌。但我们确实很直观地觉得这些东西很新奇、很刺激。比如,悖论、矛盾修辞这些手法;比如现代主义诗歌。这些都是我们想用来反对生活化写作的工具,以此彻底与之分道扬镳。
……
拓野:注意到很多朋友都在写长诗,所以借机谈一些有关长诗的结构和义理的问题。我写了一首诗叫做《媚道诗》,那个是写山水的,但我也是用了一个佛教的结构,就是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等等,然后就分成八段,每一段可能是对应这么一个苦的这么一个idea。我其实还有另外一首诗也是干类似的事情,它是写一个科学家,我们都认识,叫达尔文船长,他的故事。然后我的第一句叫做“烦恼的我不想再做人,突变为小猎犬号吧”,然后出现在什么大海上之类的。当年达尔文搭乘的那艘船就是小猎犬号,或者说叫贝格尔号。那首的话,就想每一章也是用十二因缘里面的一支作为隐线索。
这里面其实有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这些结构它其实是被古人咂摸揣摩,把玩了几千年,然后我们再去用它的时候,合法性和有效性究竟在什么地方?我有个朋友叫李舒扬,她以前跟我探讨过这个问题,就是说,义理可能是不同于结构的,比如说有个诗人叫朱朱,他有一首诗叫《清河县》,它里面其实既用到义理也用到了结构,那种结构其实指的就是最基本的结构、空间结构或时间结构。比如说你站在舞台的中央,舞台下面的人从不同的方向指向你,这就是一个从四周到中心的这么一个包围的结构。然后朱朱可能就把这么一种空间的结构,或者说视线的结构运用在他的诗里面。时间的结构其实写诗更方便叙事诗,因为你一个诗想写长,你难免要借助一些叙事的因素,那么时间性就一定会被带进来,但是义理的话和时空结构又有点不太一样,它其实是人后天捏造出来的,比如说八苦,比如说色、受、想、行、识这些五蕴,它们是被人们捏造出来的事,但是它又包含了某种真理性。但对于真理性,其实我们是没有办法真正的把它说清楚的,我们就是无法言之,只好暂时拿了这些义理的结构去言说它,比如说大学里面的八条目,诚心正意,什么格物致知之类的。这个东西它是有它历史学上面的发生,它就不像时间结构和空间结构那么纯粹,好像可以运用在所有的诗歌里面。所以我觉得像这种佛学入诗可能就有个问题。其实你得跟他去做一个很艰难的搏斗,我们才能把它用得很好。一定程度上,他们被那么多宗教,那么多哲学家,那么多文学家,几千年的阐发已经形成了很多陈词滥调。但另外一方面我们又能感觉到,这里面有一种不同于时间结构空间结构的一些魅力,有一种还有我们之前说的那种所谓的诗人,那种天真的言之凿凿。好像我们虽然不是圣人,但是我们就是凭着一腔热血,或者说一种赌性,我们说出了这几个词,然后在我们这一首诗里面把义理的结构置入,他们就好像我们打到了河流里面的一个一个坚硬的木桩。之后,我们其他的思想,其他的思维,其他的诗句则是好像一个弹球一样在这个木桩里面弹来弹去。木桩是固定的,但是我们也不知道我们的思维和这些固定的东西,它们发生化学作用之后,最终产出来的东西究竟是个什么东西?所以我觉得,好像我们是用了那种非常僵硬非常死板的这么一些名目,去写这么一个东西,但是其实结果还是挺未知与奇异的。
萧宇翔:刚刚我们讨论到“反对的姿态”,尤其在青年诗人中,是一种文学的基本态度,也是我们在文学中学到的基本姿态。但我非常欣赏像扎加耶夫斯基这样的人,他是波兰流亡到美国的诗人;或者里尔克。他们身上有一种诗人的气质,这种气质是维系他们从中年到晚年持续写作的气质。我觉得很有趣的一点是,他们到了某个阶段,似乎对“反对”感到有些疲乏——如果在文学中只有不断地反对,那么如果“反对”疲乏了呢,“反对”被消耗了呢,“反对”在某一处逻辑打结了呢?那么,“反对”的反义词就是“赞同”, 作为一个诗人,我们可以赞同什么?
这里我想引用胡塞尔的演讲《欧洲文明精神的危机》,这篇演讲发表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米兰·昆德拉也曾在《小说的艺术》一书的开篇引用了它。胡塞尔在演讲中提到,自希腊时代以来,我们开始把描述人类的任务交给各种专家——譬如说谈论公共性灾难时,我们过度依赖于政治学、经济学、军事学、民族学等学科的专业术语。我们对人类的想象变成某种大树的枝蔓在生长,或者蚁穴在扩张,它过度细分了对人的理解。根据胡塞尔的说法,这种过度分科造成了四百年来人文精神的弱化,人类也因此失去从全景视角观看人类自身的能力,以及描述人类的激情,胡塞尔称之为“存在的悖逆”。 在昆德拉看来,文学可能是唯一保留着描述人类全景的能力、表达对人类的激情的领域。像是某种缝补,像是扎加耶夫斯基著名的诗《尝试赞美这残缺的世界》所说,尝试赞美、缝补这个世界。或者用我们今天的语言来讲,像是一条尝试压缩时空的线。就是在这么一个过度细分、后现代主义盛行的时代,如果还存在某种具有全景式的统摄力,那它会是什么?或者说,如果文学作者是一个主体,那他是否能保留某种形而上的坚持?
《小于一》,[美] 约瑟夫·布罗茨基著,黄灿然译,上海译文出版社年1月版
就像我们刚刚提到了布罗茨基的《小于一》,表面上他是在介绍俄国白银时代的诗人,实际上他在重建一种语言的形而上学——语言本身的形而上学,即语言先于一切、美学先于伦理学。而语言本身能造成什么效果?他说是一种“思考的加速器”,一种思维的提升;因为语言先于我们的存在,它能带领我们到达一个原本无法预见的地方。这种想法在过去似乎是被祛魅了的,因为我们相信我们能控制对语言的所有的操作,不管是局部还是全景,但布罗茨基认为其实不然。其实他把人类变得渺小,语言变得巨大。就像太空人在回望地球,看到人类的渺小、历史的渺小,看到了火山喷发、洋流涌动、森林燃烧。他们从宇宙中看到了地球这种能力正是胡塞尔所提到的全景视角,而布罗茨基的写作就是对语言全景视角的坚持和辩护。我还想到其他跟《小于一》类似的作品,比如说米沃什的《诗的见证》和帕斯的《泥淖之子》,这三本是尽量要通读的书。
《诗的见证: 哈佛大学查尔斯·艾略特·诺顿讲座,》,[波兰] 切斯瓦夫·米沃什著,黄灿然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上海贝贝特年月版
在这样的诗学理念下,我倾向于写长诗。正如拓野刚刚所说,长诗这种密度、分配、推进非常匀称,而且具有可读性的创作方式,能够让作者的主体凸显出来、让语言思维被放到一个全景的维度,这是一种对诗歌的集大成的挑战。但是我对当下的流行写作并不抱有深刻的厌恶,支撑我写作的其实是一种对人类的描述激情,像里尔克、奥登、沃尔科特、卡森这些大诗人一样,保持一种赞美事物的姿态。
《泥淖之子: 现代诗歌从浪漫主义到先锋派(扩充版)》,[墨西哥] 奥克塔维奥·帕斯著,陈东飚译,广西人民出版社年1月版
沈嘉昊:这些光辉的、过去的诗人形象,可能他们是我们反对的一部分,但是实际上他们也锚定了我们过去写作的一个基石。可能“反对”本身不代表完全的、绝对的反对,而是说我们反对的是一种风尚,而不是整个过去。我们同样也是认可过去,比如说臧棣等人的一些对过去上世纪年代到新世纪后的思考,同时这些思考也为现在的汉语写作打下了基石。
……
萧宇翔:我们所受的诗歌熏陶其实是很相像的,身在台湾地区写作,我们也读大陆的诗,比如朱朱、欧阳江河、王小妮、张枣、顾城等等……然后我们也读翻译诗,帕斯、米沃什、布罗茨基……我们的阅读有相当部分的重叠。但有趣的地方就在于,我们的阅读如此重叠,竟然每个人写作方法都完全不一样。
……
我发觉“风格的焦虑”已经完全不成为焦虑了,就是每个人所学的哪怕是一样的,但是每个人所钟爱的往往是独特的。这些构成了一个一个坐标,连点成线,画线成面。像我就偏爱布罗茨基的诗、坂本龙一的音乐……这些组织在一起,变成一个独立的自己、独立的状态。我觉得已经摆脱了那种焦虑,包括对养分的焦虑、来自历史意识的焦虑。
沈嘉昊:对我们来说,风格焦虑其实是无时不刻的。但真正在困扰着我们的,其实可能是这种“风格的焦虑”以怎样的方式呈现出来?艾略特认为,说摆脱“风格的焦虑”需要拒绝一个规范式,一个我们所围绕着的东西;我们需要开阔,需要面向更广大的语言以及面向更广大的世界。
……
为什么我们这么多的资源重叠,但是写作出来的东西是如此的不同?我一向认为人和人之间它是隔绝的。虽然呈现出来不同,但如何发展下去,可能是我们需要去思考的一个问题:如何把我们经过自身能够产出的东西源源不断地呈现出来。然后,我们可以面对无限多的事物,包括宇宙和物欲之间的所有的事物。我们怎么去面对它?可能是一个终身的问题。
相关推荐
- 电影《决战天门》高清完整版 (全集)免费在线观看-咪咕影院
-
年前胡慧中演的盗墓片,香港票房惨败,内地成经典,删减才能播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内地电影圈出现了一阵短暂的盗墓电影风潮。早在年,北影厂就拍摄了《神秘的大佛》这样带有冒险夺宝元素的商业惊险片。年内蒙古电...
- 告诉我你爱我(2011年大陆电视剧)_搜狗百科
-
本男女主医生文,腹黑禁欲系医生,先婚后爱,小甜文全文很长,多字,信息量巨大,讲述了一个男生8岁至岁,年的情感历程,有童年,有青春期,有初恋,有爱情与婚姻的一些思考,哦,对了,也有故事的后记及结局!与《...
- 冷血人狼1994电影,全集高清完整版,免费在线观看-TX剧集网
-
年前的邪典片,吴启华颠覆出演,尺度大胆生猛,录像厅时代阴影前不久,Sir给你们分享了一张“连姆·尼森杀人地图”。据图中统计,光是在《飓风营救》前两部中,连姆·尼森就干掉了多个人。基本上,《飓风营救》系...
- 《天涯织女》全集-电视剧-免费在线观看 - Sogou
-
天涯织女“后来,上海许多人家都住进了楼房,我也要离开梧桐里了。搬家前,隔壁小裁缝杜心美给我做了件特别合身的衣服,我穿上新衣,在弄堂口与旧梧桐合影告别。”表演艺术家牛犇剧透到。连日来,电视剧《外滩钟声》...
- 长在面包树上的女人-电视剧-全集高清正版视频-爱奇艺
-
唐嫣演过的电视剧大全(全部)据报道,黄宗泽和金刚合作电影《刑警兄弟》将于本月日上映,前晚两人到电视城接受由梁嘉琪主持《今日VIP》节目访问。问到新片卖点,黄宗泽笑称大家期待的是他在片中演AV女郎造型,...
- 與狼共舞 - Wikiwand
-
一部红色经典谍战潜伏大剧《与狼共舞》剧情介绍“舞”技有瑕疵——简评《与狼共舞》《与狼共舞》豆瓣评分,在谍战剧扎堆的情况下,这应该是个不错的分数。但本剧有些细节处理的确有瑕疵,特别是最后一集,破绽更大,...
- 数码宝贝2动漫全集在线观看-免费播放完整版-樱花动漫
-
4月新番都在哪看?超实用春季动画列表,直接告诉你哪里能看到还有几天就要到4月了,1月新番基本已经在放最后一集了,大家都选好4月要看的番了吗?十分遗憾的是,受疫情影响,原本预定于4月播出的《Re:从零开...
- 聚宝盆-电视剧-高清视频在线观看-搜狐视频
-
经典推荐-《张卫健版-聚宝盆》大家还记得这部童年神剧《聚宝盆》吗?这部剧的阵容强大,主演是张卫健、张庭、范冰冰,配角都是些老戏骨,而女配角清一色都是美女,真是太养眼了!张卫健饰演的沈万三,遇到高人拜师...
- 战神传说-1992动作片-完整版免费在线观看 -达达兔影院
-
七月烂片潮,究竟哪几部值得看本月最大的盛事之一就是秋冬巴黎高定时装周,能在高定走秀无疑是一个提升自己品牌知名度的好机会。但,正如不是所有的牛奶都是特仑苏一样,不是所有的造型都能成为时尚icon,用力过...
- 黄渤主演的历史燃电影-我和我的祖国-完整版免费在线观看-爱奇艺
-
【民警文苑】电影《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环北派出所民警:陈辉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我歌唱每一座高山、我歌唱每一条河……月日下午,在观看完分局组织的电影《我和我的...
- 《迷离档案国语》高清全集完整版免费在线观看-《迷离档案国语》全集港台剧电视剧在线播放 - P9影院
-
经典悬疑港剧《迷离档案》1,“恐怖神像的诅咒”原创作品,严禁抄袭转载,违者必究!文嘉利工作的电视台新入职了一名实习生,这个看起来文静柔弱的女孩子名叫方紫欣。她有些害羞的和同事们打了招呼,看起来乖巧听话...
- 吴京_吴京高清电影_吴京电影在线观看【2345影视大全】
-
《长津湖》拯救了国庆档,吴京将成“亿先生”中新网客户端北京月4日电(记者宋宇晟)“我们坐在地上窝了快两个小时,凉气从地下往肚子里灌。我们还有热水喝,而当年那些战士是没有的。那天我才真正体会到,为什...
- 天使与魔鬼 Angels & Demons (2009) - 豆瓣电影
-
盘点|聪明的人才能看懂的十部物理电影!《达·芬奇密码》是美国作家丹·布朗创作的长篇小说,年3月日由兰登书屋出版,此书是布朗年小说《天使与魔鬼》(AngelsandDemons)的续篇。该作品并...
- 小李飞刀_01_电视剧_高清完整版视频在线观看
-
古装武侠剧《小李飞刀》系列黑玫瑰为了营救欧阳教官竟然全歼鬼子手刃熊井浩。欧阳做梦都没想到曾经与他一起并肩作战多年的小乔竟然会是鬼子安插在身边的间谍,转眼就带兵将他团团包围。没有办法欧阳只能放下手中的武...
- 《东风破》高清电影_完整版免费在线观看_有趣影院
-
《东风破》东风破。词:方文山,曲:周杰伦。导演:盛一蓝。孤单行立在窗口,我在门后假装你人还没走。旧地如重游,月圆更寂寞。夜半清醒的烛火,不忍苛责我。浪踪天涯难入喉,你走之后酒暖回忆思念瘦。水向东流,时...
- 一周热门
-
-
天生一对 The Parent Trap (1998) - 豆瓣电影
-
《新杨门女将电视剧1》喜剧片高清完整版免费在线观看 - 西瓜影院
-
前哨2020_电影_高清完整版视频免费在线观看_影视窝
-
梦回_01 - 免费视频 - 中国 - 电视剧 - 古装 - 爱情,剧情 - 李兰迪,王安宇,辛云来,孙安可
-
陈慧翎导演的言情偶像电视剧-爱情自有天意-完整版免费在线观看
-
罗马假日 (2017)-罗马假日 (2017)在线观看-电影-星空影视
-
妙手仁心2国语-妙手仁心2国语在线观看-电视剧-星空影视
-
啦啦队夏令营 (2009) - The Movie Database (TMDB)
-
《失恋33天》HD国语完整无删减版在线观看_2011年大陆爱情-6080yy电影天堂
-
乱战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
- 最近发表
- 标签列表
-